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镇江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课题调研

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镇江市委员会

镇江市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08.27     浏览次数:

        为全力推进镇江市创业型城市建设,促进全民创业向纵深发展,就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具体内容如下:

一、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现状

        2010年是镇江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局之年,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落实关于创业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优惠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服务等措施鼓励扶持创业就业。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各项就业指标稳中有升,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新增就业9.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42万人,“4050”人员实现就业0.57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214%、121%、114%。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控制在3.5%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开展创业意识教育15.46万人,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59.4%;累计发放创业补贴850万元,发放创业贷款5298.5万元,成功扶持创业3.01万人,创业活动对就业贡献率达92%;创业带动就业17.2万人,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在国家中期评估中列全省6个创建市首位。

        尽管通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各项创业型城市指标,2011年的各项指标也均完成和超过同期指标任务,经过调查研究,创业型城市工作要深入开展和不断深化,仍有以下主要问题需要多方努力和协调解决。

二、 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问题分析

1、  创业宣传不够深入,需深层次营造氛围

        《关于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市区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区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市区创业实训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市区创业实验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但从准备创业人员来看,文化层次不高,创业更多来自生存压力,高学历人员自身创业的动力还不足,创业意识还不强,还需进一步加强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各地在创业政策落实上还存在不平衡性,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有些地方是“雷声大、雨点小”,该减的税费还没有减,该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还没有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准备创业者的积极性。

2、已创业和准备创业人员比重较小,全民创业意识需增强。

        据调查显示,全市准备创业、想创业、敢创业的人员还比较少。与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镇发〔2010〕4号)中提出的“万人拥有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户数达到650户”有一定差距。应继续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培训工作力度,引导没有创业意识的人树立创业意识,帮助有创业意愿但有顾虑的人解决创业难题,支持已经创业人员实现成功创业,真正营造勇于创业、敢于创业的浓厚氛围。

3、新创办企业存在存活难、盈利难问题

        私营企业占创业实体总数的比例较低。新创办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和“贴牌”生产中小企业面临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受资金、人才、市场等因素影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升级的要求十分紧迫,继续存活困难。推动创业既要重视创业实体量的增长,也要确保质的提升,提高创业实体的存活率。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既要通过培训提升创业者的能力,更需要政府从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此外,在创业帮扶中,既要帮扶准备创业的人员创成业,也要帮扶已经成功创业者做大做强做长。现在扶持创业多注重扶上马,却没能在送一程上多花些功夫;注重数量比较多,注重质量比较少。

4、部分创业基地孵化功能缺失,需各方共同扶持

        全市近两年建设的创业孵化基地有36个,但运行情况不够乐观,政府给出的政策很优惠,但真正实现孵化的作用比较少。很多有创业愿望的人不敢于尝试入驻孵化基地创业,或者孵化基地入驻的有许多都是成功的创业者,得到的实惠的也是这些不需孵化的创业者和基地所有人,而在门外观望的初始创业者不能真正被吸引。这是创业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各方协同工作不够全面造成的尴尬局面。目前创业基地为市区两级认定,能够容纳的初创者有限,基地松散,不能形成全城创业气候,有意愿的人往往因没有专业人员的引导望创业之门而心叹,街道社区成立创业基地(点)有吸引创业优势,更能形成扎堆效应。

三、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建议及措施

        在“创业型”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面开展,一大批市、区创业基地建设成功,并被认定。创业基地建设领先于全市创业型城市建设。但是,在深入推进“创业型”区建设,以及推进街道、社区创业工作的开展,社区创业基地或者创业点建设的需求近在眉睫,扎实做好社区创业的宣传,建设创业点是我们近期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建立社区创业基地(点)工作是深化创业型城区建设的重点。

1、加大创业典型宣传,弘扬社区创业光荣的风尚

        市区两级政府及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宣传力度,继续运用各种有效的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手段,特别是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广告牌匾、宣传专栏等各种载体,对创建创业型城市目的、意义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动员。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虽然很优惠,但仍需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用实实在在的优惠引导人。创业宣传造势不仅仅是开几次创业政策宣传活动,也不仅仅是发放几本宣传手册,应更深入地把创业的氛围营造到劳动者心里,宣传的广度与深度需纵横并重。应通过营造创业氛围、改善创业环境、宣传创业经验、树立创业典型、更新创业观念,弘扬创业精神、建设创业文化,特别要发挥鲜活的创业典型事例的激励作用,在全市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善创业”的全民创业发展态势。加大宣传经费投入,加大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增强社会影响力,让全社会都了解、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真正让创城富民工程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营造“尊重创业、尊重创造”的创业氛围,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的舆论氛围,广泛宣传创业典型,树立创业明星,弘扬创业精神,展示创业风采,建设创业文化。让“劳动光荣,创业光荣”成为新时代的道德风尚。

2、开展社区特色创业基地(点)建设,设立奖励政策

        在社区开展创业基地(或者创业点)、创业街、创业楼建设工作以支持创业。各社区可因地制宜,建成各具特色的创业基地(点),如妇女社区创业基地、大学生社区创业基地、就业困难人员社区创业基地等,以此形成聚集效应。初期可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创业型社区”创建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限度地帮助入驻人员成功创业,须出台一系列资金支持措施:如实行场地租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创业成功奖励等。设立奖励政策,根据创建成效,对街道、社区予以不同等级的奖励。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属于本区户籍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持证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失地农民和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群体可以优先入驻“社区创业基地”创业经营。凡符合条件入驻的创业者,可享受场地租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创业成功奖励以及为创业者开展社保补贴等政策。创业期内对拉动就业明显、缴纳利税较多、影响较大的创业者,设立奖励基金,以鼓励广大创业者敢创业,创成业,争大业。

3、形成创业点三级认定体系,支持社区创业基地工作

        设立创业基地市、区、街道三级认定体系,社区创业基地市级认定为一级认定,区级认定为二级认定,街道认定为三级认定,针对基地不同规模设定认定级别,制定各级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奖励政策,设立创业基地专项资金,鼓励、支持社区建立自己的创业基地或创业点。力争每个社区都创建一个创业平台、一个创业实训基地、树立一个以上创业典型,从“扶持创业、聚焦就业”出发,从解决准备创业人员实际需求出发,以社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居民区”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创业见习和就业见习活动。通过社区带教老师的指导,在规定的时间里,促使这些创业人员迅速掌握创业本领,顺利进入社会工作,让有志创业人员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实现创业、就业的愿望,并实现滚动孵化。同时,为了帮助创业,街道、社区创业基地,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力求将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到每一个想要创业人员中去。社区创业基地成立后,为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和基本办公条件;协助创业者办理开业手续;开发和对接创业项目,引进融投资服务;开展与创业经营相关的培训、咨询服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协助创业者申请各级扶持资金;加强宣传,营造创业文化与氛围等各项服务。给予认定合格的社区创业基地补贴,同时给予工作实绩突出的基地奖励,以调动支持创业工作的积极性。

4、政府引导,多方协调,形成政府工作奖励机制

        对创业型城市创建,社区创业基地(点)的建设,政府需加强监管,以职能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协商,社会共同推动。对于社区创业点、创业基地成绩显著的,给予一定的政府政治和经济奖励,形成政府工作的奖励机制。创业富民是全社会的事情,是政府各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形成全民创业的合力。经济部门要加强对创业富民情况的调研,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金融部门要****限度为创业富民提供资金支持;工商、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简化登记手续;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处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宣传部门要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政法部门要营造良好的治安和法制环境。相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应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将促进创业、建设创业型城市目标任务列入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把促进创业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上下联动、全面推动的工作格局,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业之路。

 

 

                          执笔人:李镇生

                   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办事处

                     镇江市第一楼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本文共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