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镇江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镇江市委员会

洪门会党和辛亥革命

发布时间:2015.11.04     浏览次数:

薛学陶

      作为一名有近30年党龄的中国致公党党员,在长期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就很注重查找、收集有关洪门会党、辛亥革命等方面的相关资料。现撰写此文,纪念洪门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事迹,辛亥英烈献身之精神、激励世人,以激发我致公党员进取之心,致力为公,与时俱进,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一、洪门的由来和转变

      洪门乃是从事反清复明之革命团体,其源是分清复会的秘密会党“天地会”(取自“称天为父,称地位母,称日为兄,称月为嫂”)。因为要避免清政府的注意,故称“洪门”。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溯源,多数与洪门天地会的反清复明的宗旨有关。

      (一)元末顺帝的传说。相传元末某天夜里,顺帝梦见宫中到处是蚂蚁和胡蜂,他即命宫中人等扫除整治。不一会,顺帝发现一个穿紫色外衣的人,他左肩托日,右肩托月,顺帝忙问:你是何人?此人不但不答,还举剑杀向顺帝,顺帝急忙躲避,向宫外方向逃窜,但此时宫门已为此人关闭,顺帝发出惊恐求救之声而惊醒,原来是一场耐人深思的恶梦。

      此传说至少传递如下信息:其一是元朝行将灭忙;其二是新建之朝就是“日”、“月”之“明”朝;其三 “明”之创立者,尚紫(红)色。

      (二)明太祖诞生的传说。相传,元末某天,江苏丹阳府某寺庙里的一个和尚做了一场梦,他在梦中看见上天诸神,齐聚一堂,正在开展一场元代行将灭亡,由谁来继任新统治者的讨论。此时,大熊星座旁的两颗星儿并举日、月两星,表示阴阳两 合并而生光明之意,天下将归附于他。

      和尚梦醒之后,有一对元兵追迫的穷苦夫妇,向和尚要求入住寺庙,被允入住后不久,该妇生下一个男婴——他就是有明一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这位又做了爸爸的男子在给婴儿沐浴时,看到河上游有一条红缎漂过来,他急中生智,取漂流的红缎,拧晒之后,把它裁制成婴儿衣服。

      这个从小穷苦,少儿时期做过牧童的朱元璋,也曾在睡梦中,梦见在一个深红色的宝座上坐着两个神,还有一个穿着紫色外衣的人。因为出生时漂流红缎裁衣。少年时代梦中深红色的宝座和穿紫色外衣的梦境,所以他揭竿反元时,所用的旗帜都是红色的。故此,朱元璋一生尚红、紫。除了他的本姓“朱”是红色意思之外,他的年号“洪武”(红,洪同音),是太阳、光明的代表。洪武就是“光明的武士”他创立的朝代,使天下重现光明,故谓:“明”朝。

      (三)洪家大会天现异象,甲寅年(康熙时1674年)七月二十五日,陈近南为香主,在红花亭为兄弟盟誓,各会员以该日为诞日。是夜天显瑞兆,南边天际光耀呈现,天上灿烂之星。呈现“文廷国式”四字,近南从天意,取之以为师旗。而东边上空,复发红光,因为红音同洪,故即以为会党之姓。

      (四)清代少林寺“五祖”的传说。相传康熙时,西鲁藏人叛乱。官军屡战失利。福建福州府蒲田县西天屋镇九连山少林寺古刹,原名林泉院,有勇武绝伦之寺僧二百二十八名,挺身接旨,应诏。康熙帝御赐印信、宝剑(上有“家后日山”四字)。胜利凯旋班师回朝,康熙欲加官封赐,但僧等却以身入佛门,不愿入朝为官,皇帝准奏。大办御宴,除赏金银绢帛无数外,并赐袈裟一袭,御书“圣泽无疆”额匾一方,以及“英雄居第一”豪杰称呼双灯对联,荣归少林寺。

      话分两头说,时有京官张近秋、陈文耀二人,心存判意,又见赐僧宝物,又有贪财之念,寻机对皇上进谗言,并策动皇上物力进剿灭。他们收买自称少林第七条好汉的马仪福。在他们御酒毒汁被揭穿后,就把早已安排好的纵火烧寺阴谋付之实施,在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中,总僧在赤手空拳,饥寒交迫的转战中死去十三人,得生者只有蔡昱中、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等五人,就是被洪门尊封为“前五祖”。

      后来,五祖隐居深林,击杀陈文耀、郑达君报仇,但他们又被官兵合围,值此危急时刻,马贩子吴天成、洪太岁、郑式地、桃必达、林永超适时此地,他们五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退清兵,与蔡等五人共话衷肠,大家情投意合,就地结拜为生死之结的弟兄,吴天成等五人就是被推荐给大家的“后五祖”。

      五祖一路上历尽艰辛,抵达乌龙岗高溪庙,在这里幸会原朝中翰林院沦落民间卖卦为生的陈近南,英雄群集,共襄义举,在下普庵附近的红花亭组织洪门聚会。

      (五)明皇族后裔朱洪竹的传说。正当众人计议伐清时,忽有一少年现身,此少年面如桃粉,唇若抹砂,面耳垂肩,双手过膝,众人询之,答曰:“我朱洪竹业,乃明思宗之后,为李妃所出,先帝为北胡篡夺,怀复仇之志久矣,今见诸士以明代故,仗剑群起,特来相助耳”。众人释闻之下,推之为主。

      (六)拆字之说。“洪”字是水和共组合,就是众水汇合为一之意,引申为则有广大而无限之意,也就是意旨是以天下为家。以此为基本道德信条,只要不愿为恶而愿行善者就是“天地会”的一份子,由于其覆盖极为广大,有如洪水泛滥之势。此外,洪和红两字同音,隐喻暗指元以后,清以前的意思,也就是指光明朝代的明朝之意。

      天地会应用拆字法,把“洪”字拆写为 “三八二十一”,也有取代水旁,称“三点会”;也有取“共同和合”,且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合并合成;也有“取天地人三合为一”故称“三合会”。

      (七) 洪门始祖洪英说。洪英,字启盛,山西平阳太平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入史可法幕。扬州保卫战时,洪英以事先出城。后,英召集史可法旧部打击大败,洪英牺牲于三岔河,其徒部将前五祖突围,归顺明政权,最后随郑成功赴台。

      综上所述,洪字内涵丰富,元末帝梦中的紫衣人,丹阳寺庙朱元璋诞生的红缎衣件,洪家大会的红光天象,前后五祖红花亭洪家大会、明皇族后裔朱洪竹的现身,抗清将领洪英抗清斗争事迹,以及“洪”字拆字的寓意和延伸无不围绕“反清复明”的宗旨而展现着。

      那么,洪门溯源于何时?创始者何人?大致可分三说:第一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之说,第二说是少林寺僧西鲁平叛立功反遭烧寺追杀产生前五祖、后五祖之说,并由陈近南任香主,召开洪家大会,第三说,被尊为洪门始祖之洪英。尽管有三说之论,然历史是复杂的,这些“反清复明”的组织,领导者及其组织活动室错综复杂的交叉,现实生活中的实力交融,限于篇幅,渐不展开。

      以上三说,固有其各自发展的脉络,然本人以为洪门的始祖,应为民族英雄郑成功而当之无愧。因为,郑成功“抗清复明”斗争影响大覆盖面广,其二是郑成功在“抗清复明”斗争已成为“强弩之末”时,非常有见地遣其部署,深入民间,从事秘密会党之组织,散播反清复明之种子,  乃极为可能之事。其三,洪英只是一介文人,威望地位、战功政绩,远远逊于郑成功,且其结会,史无明文记载,只是流传日久,有一定影响,遂成定论。依郑成功为洪门始祖之见,那么洪门产生之年代,当在其长江撤兵之后,离闽入台之前(约在1660年前后)。

二、洪门会党与孙中山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1842年英侵略者逼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和秘密会党从此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继“三合社”首领林爽文在台湾发动起义失败之后。“会党势力,不但未削弱且日益扩张,国内外各地,均有其会徒潜伏,其存在之地方大抵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暹罗(泰国)、印度、南洋、檀香山、亚洲等地下社会中”。(《洪门史》P.59)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之后,1853年厦门“三合会”,上海刘丽川三合会变相继发动武装起义。此后,两广地区亦有三合会领导的起义。这些武装起义的相继爆发,加上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有识之士、深感外祸日逼,知非推翻满清,不足以言商强”。

      生活在这样历史下的孙中山,在港读书时,就胸怀要做比皇帝更高更大的事。他在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之下,天天谈革命,崇拜洪秀全。称称为:“反清第一英雄”,以至同窗给他起了个绰号“洪秀全”。孙中山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人,时人称之为“四大寇”,他们常往来于港澳。孙中山在回忆中曾说他们“所谈者莫不为革命之言论,所怀者莫不为革命的思想,所研究者莫为不革命之问题”(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P.127)。其中,与绿林豪侠及洪门会党相往来的郑士良是孙中山南华医科学校的同窗,两人谈革命,十分投缘,孙中山赖以得知中国秘密社会之内容。这位三合会头目之一的郑士良曾表示,“如他日有事,可为孙中山罗致会党以听指挥。”孙中山本人曾说:“予由谈论时代入实行时代之动机,则受郑君所赐甚多也”《孙中山全集》VOLI  P.584)。于是,孙中山首倡“宜先成立团体”,众人赞成,加上倡言改革的,上书失败。他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的道路。1894年11月24日,********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的声明“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孙中山全集》VOLI  P.19)。1895年2月21日,香港兴中会成立,按《香港兴中会章程》规定“总会设在中国,分会散设各地。”故称为“香港兴中会总部”(会所设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

      兴中会成立后,革命党人以香港为基地,发动过多次推翻清朝封建专制活动武装起义。自1895年香港兴中会建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十六年间,孙中山直接策划的南方10次武装起义,就有6次是以香港为基地进行的。这是得益于1899年冬天,孙中山派毕永年、史坚如等赴汉口,邀请湖北、湖南两省的哥老会的龙头老大七人赴香港开会,与此同时,郑士良也号召广东三合会首领莅会。结果当年十一月,兴中会、哥老会、三合会十二位代表在香港成立兴汉会(一说仍延用兴中会原名称)一致推举孙中山为总会长 ,还派日籍友人宫崎寅藏秘携总会长的信印当面转交孙中山。这是洪门各党派与革命党正式结合之始,其思想为之大变化,也可以理解孙中山领导的会党通过秘密会党,发动广大人民投身革命。“共同从事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神圣工作而集其大成于辛亥革命也”。(《洪门史》P.147)

      至于美洲秘密会党——致公党是由澳洲的檀香山传入美国、加拿大等中美地区。至十九世纪中叶,“尤以美国为盛”,当时有所谓“三合堂”之称,即广德堂(四邑)、协议堂(三邑),丹山堂(香山)三堂之总称。约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当太平天国革命趋于失败、衰弱之时,志士仁人、壮心不已,逐渐袂遁海外,以图再举。海外的“三合堂由是大盛”,此后就统一称为“致公堂”。但其分支甚多、甚广。美洲各埠名称不尽相同(图略),因为致公堂组织庞大,势力强大,旅美华侨莫不争先加入,以资保护,所以致公党至于成为总部设在旧金山的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革命团体。几乎可以说“凡有华侨足迹之处,均有致公堂之势力伸入,故当时华侨入致公堂者,数逾十万,占旅美华侨全人口十分之八九。故势力伟大,为各团体之冠……”(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故此,孙中山“全力结纳致公党”,但是洪门致公堂有“若非同盟弟兄,鲜有肯代为出力”的门户之见,所以1896年孙中山首次造访时,成绩寥寥。在孙中山深刻了解和反思之后,第二次赴欧美时,认识到“非入致公堂不足以相颉颃,逐于檀香山加入致公堂”。当日与孙中山一起加入致公党的“拜盟者六十余人。”主持的主盟者封“中山为洪棍”(会党的首领之一,主营纪律等)

      同年孙中山自檀香山渡美时,由于旧金山海关华人译员“举报”,称孙中山所持的护照是假的,当局拘捕孙中山于候审所的木屋里。先是获知消息的旧金山致公堂致电檀香山致公党,孙中山将搭轮船来美,嘱郑重接待。致公大佬(会长)黄德三及大同日报司理唐琼昌等在接船时,获知孙中山遭保皇党暗算,遭拘捕。当即聘请律师那文、以伍仟元保出候讯,还致函美国政府当局,孙才获释。并大受洪门欢迎,致公堂以孙中山先生是“起兵抗满者为大哥”的例称,同意孙中山先生为“洪门大哥”(冯自由书同前),并封为洪棍 (首领之意)。其后,遂由黄德三陪同孙中山分赴全美各埠,宣传革命,大获致公堂之协助。例如1911年辛亥广州3月29日起义(黄花岗起义)前,孙中山会驻美的冯自由紧急筹饷,冯自由立即全力以赴至全美各地向侨胞捐募。旧金山致公堂,为此成立洪门筹饷局,专事募捐效果极佳。故筹款之多在全美各地之冠。据资料证实,甚至变产捐助革命,其热心革命可见一斑。出现了“内地同胞舍命,海外同胞出财”令人动容的局面。

      孙中山在其《孙文三民主义》自序中说: “ 予自乙酉(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立民国之志。由是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当予肄业于广州博济医学校也。于同学中物色,有郑士良者号弼臣者,其为人豪侠尚义,广交游,所结纳皆江湖之士,同学中无有类之者,予一见则奇之,稍与相习,则与之谈革命,士良一闻而悦服。并告以彼曾入会党,如他日有事,彼可为我罗致会党,以听指挥云……。”孙中山学医毕业后,在澳门羊城两地悬壶执医,这实际上就是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运动的开始。

三、洪门会党与武昌起义

      在兴中会至同盟会成立期间,革命党人依靠洪门会党的全力支持,发动了一系的武装起义:1895年的广州起义就是革命党与会党通力合作,发动武装起义之始,庚子惠州起义、洪全福(洪秀全之从侄)领导的1902年的武装起义、唐才常组织处自立军的庚子汉口之役、庚子秦力山领导的大通之役、1904年(光绪三十年)黄兴与马福益(哥老会首领)领导的长沙之役、丙午萍浏之役、1907年(光绪33年丁未年)哥老会联络革命党发动的镇南关起义、戊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诀南河口之役、四川汉留与革命党人及当地讲武堂发动的丁未四川之役、还有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线的四川保路风潮等,所有这一系列由革命党人、洪门会党联合发动的武装起义,酝酿为辛亥革命之大潮流,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武昌起义,各地响应原各省都督等政要。“莫不与洪门发生密切的关系”。武昌起义,实为“洪门同志所主持”(共进会系同盟会外国机关),“共进会于武昌一役,其功不可没矣!”至于其他各地革命团体,均有洪门之势力渗入。(《洪门史》P.172)

      武昌起义前,洪门同志在汉口组织日知会,表面上是在文华书院演讲世界革命,实质上是借此宣传革命。同盟会成立后,湖北仍以日知会推进革命工作的落实。所以日知会实际上是同盟会的外围公开组织,实际具体革命工作为洪门同志所主持。至于说到武昌起义的具体领导人如孙武也是洪门外围组织共进会成员。谭人凤等设立中部同盟会,就是负责招待各地会党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洪门首领张振武,“社会中策划一切,颇著勋劳”,“一切作战计划、多出其手”。此时两湖会党,唯其马首是瞻,“武汉三镇之安危,实有莫大之关系”。可见洪门势力之伟大矣。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之光复,均有洪门会党基本群众全力投入。所以自首义武昌至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为时仅短短四个月,开创“世界各国革命成功之速”,无有逾于此者。(《洪门史》P.171)

      综上所述,洪门会党在武昌起义前一系列地方武装起义,投身武昌首义,三镇光复,至随之而来的全国各地的响应,洪门会党对当时辛亥革命形势之影响是深远的,是辛亥革命的力量。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湖北,成为辛亥革命是孙中山为首的全国武装起义推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较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向辉煌的高峰。它也恰恰是马恩在19世纪中叶对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地将在中国发生的天才预见。辛亥革命爆发的史实,恰恰是科学预见的历史证明。

本文共分 1

上一条新闻:

致公党镇江青工委赴南京学习交流  2015-10-26 16:14:51

下一条新闻: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15-11-12 17: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