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融合城市文脉,推动大运河 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品质提升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文化强国”的时代命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等系列讲话、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2018年4月,江苏省率先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正在江苏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在城市文脉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结合上还不充分,两者相得益彰的效果还没有充分表现。
一、主要问题
(一)对城市文脉的认知性不足,与本地博物馆的关联性不足。对于江苏段沿运河8市而言,运河文化是城市最本质的面貌和文化特征之一。除在扬州博物馆能感受到较明显的运河文化之外,其它常州、镇江和淮安等城市的博物馆则基本上没有大运河文化的内容,更不用说单独划分出一块区域来展示本地区的大运河文化的内容。
(二)城市文脉意识不强,群众参与度不高。在各市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与建设中,本地区市民的参与度极少,查阅近一年的关于本地区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论坛或运河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会议,基本没有发现当地普通民众参与的线索。都是地方职能部门搭建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协作的平台,普通民众根本找不到参与的渠道。
(三)放宽城市文脉的内容,泛化运河文化主题。在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营建中,一些城市的所谓运河文化展演活动,其内容有些与大运河文化关联性很弱,甚至许多没有任何的关联性。大运河文化的属性和可识别性不突出,不利于利于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建议
(一)强化城市文脉,突出地域特色,不盲目贪高求大。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不同城市,表现形式应该是不一样的,各地要在内容、形式上和主题上,深挖地方运河文化的历史、内容,不过度拔高打造地方运河文化景观。要提高大运河文化建设的群众参与度,杜绝类似镇江“运河之母”雕塑现像的出现。
(二)依托城市文脉,多做情景式的文化氛围,加强文创产业与文化公园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人更倾向欢情景式的文化感知。运河国家文化的表现形式一定要多营建由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的,能引起观者心理共鸣的情景式文化氛围。
(三)加快文创产品开发,要让运河文化走进民众的生活。一定要依托本地区的高校资源或社会专业企业,大力开展运河文创产品的创作与开发,要提高关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文创产品关系的认知,让运河文化不仅能得到展示,更可以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
(四)强化大运河文化品牌建设。杜绝非大运河文化素材的活动或宣传以大运河的名义进行,让民众能把握大运河文化的内容,强化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2021/1/22
下一条新闻:镇江致公党党员盛莉莉荣获“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2021/1/31